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

时间:2025-08-09 08:00:09 家乡 我要投稿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1

  不同地区都有不同的风俗文化,我最喜欢的是老家的“走马灯”。每年的正月十四、十五,“走马灯”活动就开始了。

  那天晚上,家家拿出几个灯笼,让人们提在手上。我和奶奶各提一个灯笼,走在乡间的小碎石路上,向大礼堂走去。

  正走着,一阵阵“咚锵、咚锵、咚咚锵”的敲锣声由远而近,原来是“走马灯”开始了。一对“人马”向我们走来,领头的是一对孩子,孩子们脸上画了各色的妆,无不洋溢着微笑,眼中映出红色的火光。走在最前面的高个子,拿着一面大旗,身穿红白色袍子,当着敬业的“赶马人”。他的后面跟着一群活泼可爱的“小马”。“小马”前面的肚子上系着一个立体的、用竹子编成的马头和马脖子,后面则系了“马”的后半身,“马”里面是空心的`,放了一支蜡烛。烛光透过“马皮肤”上不同颜色的油纸,映出不同的颜色,与孩子们身上穿的衣服颜色一致。他们一手握马绳,一手拿马鞭,时不时换一换位置,我们被多样的颜色迷住了。等一队人走过,我们才反应过来,向“马队”奔去。

  等我们赶到,礼堂已被人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密不透风。我只听到人群的阵阵叫好声,急得我拉着奶奶在人群外围狂奔,终于找到一个小口,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头钻入人群。

  哇!你看这表演,也是非同寻常啊!“领马人”先来了个单手倒空翻,一匹匹小马立刻跟上,音乐也“咚咚咚”响了起来,小马们在人们的喝彩声中,一匹匹向一个位置冲去,再猛地一跃,好像在越过草堆。紧接着“领马人”领着马儿原地转圈,转着转着,小匹“小红马”似乎有点晕了,到了一边打转,忽地又向队伍猛冲,队伍中的“马匹”也向“红马”冲去。“天哪,难道要撞到一起了?”我不禁为“小红马”捏了把汗。不料,他们将“小红马”围到中间,开始绕着“红马”表演转圈,变花式。“小红马”趁着观众在周边喝彩,转入马群一同表演,各色的马儿晃得人眼花缭乱,拍手声一波又一波,一浪高过一浪……

  渐渐地,十分钟过去了,二十分钟过去了,表演一共持续了三十多分钟。等收了场子,表演者站成一排,向大家鞠躬,人们才意犹未尽地一边讨论精彩的表演,一边走回家去。

  正是村里有了“走马灯”这一丰富的风俗文化,才让乡亲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2

  “离家三尺远,别是一乡风。”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不同地方的风俗习惯也不同。

  有这样一个节,它既没有春节的那种喜气洋洋,也没有腊八的暖与粥,但,人们一提到它,可能是甜腻,也可能是黏糊糊,你猜对了吗?它就是元宵节。

  我们家与大多人都一样,吃吃元宵,看看花灯,然而这不同之处,也许就在这元宵上面了吧。

  今年,我们是自己做的元宵。首先,在糯米粉中加入温水,揉成面团,再分成大小差不多的小剂子,擀成圆形的面皮。我们做的是豆沙馅的,把豆沙放入面皮中,掐上口,一个水灵灵、圆滚滚的'元宵就做好了!再把小元宵们一个一个放入水中,等上一会儿,“仙”气飘飘,香味浓郁,令人垂涎欲滴的元宵就好啦!拿出一个,小咬一口,那黑布隆咚的馅直往外淌,轻轻一吸,那糯香而不腻的味道瞬间冲入大脑,再咬一口外皮,让人回味无穷,哪怕是掉了一口馅,一小片皮,也会让人心疼不已。

  这时,妈妈问我:“你知道元宵节有什么传说吗?”“当然知道!”“什么呀?”“看花灯!传说在古时候,一只神鸟下凡,不小心被猎人杀死了,玉帝知道后很不开心,就下令在正月十五这天到人间放火,人们知道后,惊慌极了,就召集大家想办法。这时,一个人说,火与灯同是红色,那把灯多挂上些,是不是上天看到后,就认为是火,就不会再放火了呢?人们半信半疑,可也别无他法,就照办了。到了那一天,家家户户都挂上红灯笼,果然没事,从此,就有了正月十五看花灯的故事。”“宝贝懂得可真多呀!”“那是!”“哈哈哈……”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3

  世上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而我的家乡,就有它自己独特的风俗。

  就先说除夕夜吧!在这个不平常的夜晚,小孩子们可以打着灯笼,到处去玩。不仅是小孩出来玩,有的大人也会忍不住出来玩呢!大人小孩都在街上放爆竹,那场面,好不热闹!

  除夕过完,第二天便到了大年初一,这一天,连着大年初二、大年初三,全家人都等于放假了。对了,这三天还不许动针线、剪刀呢!听那些年老的人说,这是为了劳累了一年的妇女们放了三天假。可见这是多么公平!大年初一这一天,大人们就领着小孩去长辈家拜年,拜完年,长辈们会发红包的.!这红宝是给小孩子们的,小孩子们可以自己攒起来,自己支配,比如买点书了,买点文具了。对了,这一天,大家还得放鞭炮呢!有兴趣的人们还可以在家里打开VCD,插上话筒,尽情的唱一番。

  到了元宵节之后,也就是正月十五,小孩子们可以买元宵,到晚上煮元宵吃。哦,对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还得点蜡烛呢!家家都点,屋里,院子里,还有大门外面,都点上了蜡烛,从外面看,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一样。

  正月十五过后,就是十六啦,要开学和工作啦,人们有各忙各的去了。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4

  大年三十,到处是红色。家家户户贴起“福”字,家里人有会书法的,便一定会写一幅喜气的对联助兴。采办年货的街坊邻居擦肩而过时,都会相互热情地打招呼,互道新年好。

  当晚,我家自然也准备了一桌子年夜饭。这一日没有了往日的寂静,每一个窗口都在讲述团聚的'故事,餐厅在温暖的灯光下被衬得格外温馨。外公准备了两条鱼,一条是准备放着过年的,寓意是“年年有余(鱼)”,一条则是打算煮了一起吃的,因为我最爱吃鱼。外公白天就给我看了厨房洗手池里活蹦乱跳的鲫鱼,说是要给我们煮鲜鱼汤。

  等菜上齐了,我们围坐在餐桌边,一家人其乐融融地等开饭。我眼巴巴地看着热腾腾还泡着白泡的鱼汤,被妈妈小心翼翼地端放到桌子中间,一看就非常美味的样子。外婆从容地先舀了一口汤尝了尝,眉头却骤然皱了起来,接着就莫明其妙冲到厨房洗手槽边漱口去了。妈妈不明所以,也随手夹了一块鱼肉送进嘴里咀嚼,同时露出了一言难尽的表情。我再也忍不住心中的冲动,舀起一勺汤送进嘴里,呃……果真是一口汤让我怀疑人生。

  “外公!”我是第一个挑战大厨权威的人,“你放错调料了吗?味道好怪噢。”爸爸一听,明智地缩回了筷子静观其变。外公将信将疑:“怎么会!鱼可好了,难道我放多盐了?”他说完也尝起了鱼汤,然后崩着脸,严肃地扫视全场,下了个颇符合逻辑的结论:“鱼的苦胆破了。”一旁的爸爸似乎并没有认同,而是默默拿着大勺往汤里搅了搅,几秒钟后,生生捞出了一块半个手掌大、滑不溜丢的黄色不明物体。外公不禁疑惑道:“是生姜吗?”爸爸很犹豫:“不像……”就在这时,在厨房里头的外婆突然嚷嚷了一声:“我的透明皂呢?!”

  接下来,我们你看看我,我瞧瞧你,片刻之后,我不由地噗哧笑了出来。哈哈哈哈哈……最后,全家人笑得一发不可收拾,停也停不下来。这明明是个悲伤的故事呢!

  虽然没吃上鱼,但还有一桌美味的佳肴。全家人坐在一起过春节,一起笑,心里不由地就觉得满足又幸福。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5

  家乡的风俗有很多,有中秋节、端午节、春节等,这些节日有故事也有美食,不过外国也有节日哟!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要吃粽子,粽子里的陷多种多样,深受人们的喜爱。有些人可能会把粽子放在水边祭拜屈原。我的家乡也有这样的风俗,人们会把粽子放在水边,再把一杯酒倒在地上,是敬屈原的,也是求平安的吧!过端午节时,还要划龙船,那场面可热闹了!划龙船还没有开始时,就已经人山人海了,有时挤都挤不进去,所以最好来早点来。划龙船开始时,现场更热闹了,人们会拿着粽子在旁边大喊:“加油!加油!…”队员们拿着桨奋力划动着,哪一队先到终点就会得到奖品,那奖品想都不用想当然是粽子了。

  中秋节也是我过得传统节日,中秋节必须吃美味的月饼,月饼的陷也有很多,人们都喜欢吃。关于中秋节的来源,也是有一个传说的,就是嫦娥为了不让一个小人得到仙丹,就把仙丹吃了,最后升天了,人们为了纪念嫦娥,就把这一天叫中秋节。中秋节的`由来可真悲伤啊!

  不过,有些人会在月亮下拜月亮,可能是为了赞美嫦娥的高尚品质。中秋节是我最爱的节日,因为奶奶会给我讲好听的故事,吃晚饭时,难免会拿几个月饼吃,奶奶有时要哄我,就会把月饼放在嘴边,说几个故事,再给我吃。

  在我的家乡,过中秋节,每人都要一口气吃几个月饼,月饼不仅外表好看,而且很好吃,所以我过中秋节总是开开心心的。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6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在我的家乡,有这样一种风俗。农历二月半,人们会在这天举办庆典迎“伏虎禅师”,并且邀请亲朋到家中做客。

  这个节日的来历啊,可是个有趣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个罗伏和尚,他心地善良,有一天下山取火,碰见了一只饥饿的老虎,他取火回来,便以身饲虎。他舍己的精神感动了上苍,观音菩萨点化了他成为“伏虎禅师”,老虎成了他的坐骑。人们也把二月半这天定为伏虎禅师的纪念日。

  农历二月半这一天,是我除了过年外最期盼的一天。早上,太阳才刚掀开云彩,探出头来,庙会里已排起了长龙,人山人海了。年长的爷爷奶奶为我们化妆,有扮成神通广大的孙悟空的;有扮成肥头大耳的猪八戒;有扮成忠心耿耿的沙和尚……而我扮的是巾帼不让须眉的穆桂英:脸上化着大青衣的妆,身披红衣,头戴帅盔,英姿飒爽的样子!

  最激动人心的时候来了,庆典开始了。走在最前面的.是由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请出的“伏虎禅师”;后面紧跟着声势逼人的军鼓队,鼓声如雷、震天动地;腰鼓队的奶奶们鼓槌飞舞、彩绸翻飞,极富感染力;还有一支由小朋友组成的小号队,号声嘹亮、意气风发;再后面就是我们了,我们这个方队最有意思,有天上飞的、地上走的,腾云驾雾的唐僧三徒被大人扛在肩上,当然还有我的穆桂英挂帅。我和“花木兰”、“楚霸王项羽”一起坐在特制的车上宛如骑在马上,后面还跟着坐轿子“大家闺秀”……最后一个方队是由全村人舞着彩旗、举着香组成的,有年过七旬的老人、有血气方刚的少年、有活泼踊跃的小孩……游行结束后,会向村民们分发水果、礼物,这还有多层意义呢!希望大家平安长寿,这是第一层,第二层是纪念“伏虎禅师”的舍己精神,第三层是希望每个人在这一年都能得到守护和祝福。

  这时候在村民的家中,男主人们在舂粿,女主人们在做美味的菜肴:烧牛肉、红烧鱼……客人们一边帮忙,一边聊着天,大家在一起度过这愉快的一天。

  这风俗节日的一点一滴无不体现着丰富多彩的家乡特色和独特魅力,让我们一起建设更美好的家乡,把家乡的风俗继续传承下去!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7

  我的家乡在吴川,飘色、泥塑、花桥仅有我们家乡才有,被称为吴川三绝!

  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十六、十七日,吴川三绝便会隆重登场。首先是飘色,一个个小娃儿穿着像神仙样的服饰,头上带着闪闪发光的头饰,让人心慕手追。看到他们站在或坐在钢丝上,似乎有点害怕,可是小娃儿们把怕变成兴奋!传说中的神仙会飞,小娃儿们也会“飞”,并且在“飞”的过程中,摆出各种奇形怪状的姿态,让人觉得精彩!

  今年的孔雀开屏和游龙封神正是数一数二,游龙封神大概有12米长,小娃儿们坐在上头代表着不一样人物。孔雀开屏象征着新的.一年将会财源广进,吉星高照,多福多寿,人们带来新的期望!

  会做泥塑的人可灵活了,将泥塑做得与现实一般,就像真的神仙下凡一样,这边的“财神爷”在我们发钱,让我们发财,那边的“八仙过海”正在飘来飘去,正准备把你也带上,一起遨游东海呢!每一个泥塑都象征着一个传说,它们正向你描绘一个个神话故事!

  最终一个绝艺那可数花桥了,说起来还真的有一段典故呢。吴川人民是根据牛郎织女这一段传说造了一座桥,每年在农历正月十五日将桥放上桃花等装饰,把桥打造的漂漂亮亮,光彩耀眼!传说如果有情人从桥上走过便有桃花运。此刻不止了,有一家大小的,朋友的,同学们的一起走花桥,祈求新的一年好运连连,真热闹啊!

  我们既爱演又爱看,家乡的习俗也将一代一代地传授下去。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8

  在辽阔无垠的草原上,一直以游牧为生的蒙古族,有着一个一年一度盛大的集会——那达慕。

  没来过内蒙古,最大的遗憾莫过于:没吃过牛肉干,没看过那达慕。那达慕一开始只是为了祭祀山神,路神,也就是祭敖包,后来经过长期发展成为了现在的那达慕。

  由于我生在内蒙古,所以经常领略那达慕的盛况。那达慕那天,商贩云集,吆喝声四起,我混在人流里,不断有人对我微笑,拉着我推销他们的商品,人们热情高涨,有许多准备上场的人在场上拉着马转来转去,那天天气好极了,阳光明媚,万里无云,似乎也在为那达慕的开展表示祝贺。商铺出售的商品应有尽有,小到饰品珠宝,大到古董文玩,太阳伞。

  可那达慕的高潮不止于此,民族表演,竞技,更让原本就热情的'人群更加激动。一般的那达慕可以持续三四天,第一天主要是开幕式和民族舞蹈,马上杂技表演,人们的鼓掌声一浪高过一浪。

  竞技同样很受观众喜爱,小伙子们表演赛马,摔跤,射击,场上激烈极了,场下也毫不逊色,掌声四起。场上的运动员英姿飒爽,意气风发,给人一种蒙古族特有的豪爽感。

  总而言之,那达慕是蒙古族特点和文化的表现,也是一种传递文化的方式。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9

  每个人都有家乡,每个家乡都有自己的风俗,我的家乡也有。我的家乡在河北承德,接下来,就来听听我讲我家乡承德的过年风俗吧!

  我们家乡的春节别有一番特色,从除夕到正月十五,每天都有精彩。那我们从除夕说起:

  除夕是最值得让我们庆祝的一天。因为这一天,除了特殊原因,不管多远,都要回来和家人团聚,吃年夜饭。吃完年夜饭,到室外看烟花在夜空中绽放,聆听四处的'祝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燃放的烟花越来越美。除了八点的联欢晚会,到了午夜零点时刻,我们又能听到鞭炮和烟花声。为什么呢?原来是为了迎接新的一年啊!

  大年初一的早晨,我们必须吃饺子,这是我们的传统习惯。初一到初十,我们都要走亲戚,到亲戚家拜年。无论是我们做客,还是亲戚来做客,小孩子肯定是赚足了便宜。因为他们会都到大人的压岁钱,手拿压岁钱当然开心了,别提多高心了!

  正月里各个商家初次开门都会燃放爆竹,企业开工一般在初六之后。正月里我们会每家都准备饭菜,全村人都去吃。

  正月十五又是一个重要的节日,家家户户都购买汤圆吃。

  家乡的春节多姿多彩,最快乐的要属我们小孩了。除了过年有红包外,最开心的是我们可以开心的玩耍。

  春节是快乐的节日,是丰收的节日,让我们一起来庆祝吧!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10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便迎来了我喜欢的节日——端午节。端午节又叫端阳节、重午节,相传是为纪念屈原所设。这一天主要的活动有吃粽子、赛龙舟等。

  到了那天,我和妈妈会很忙,因为我们要包粽子。首先,妈妈拿出了所需要的材料。把绿豆洗干净,糯米调好味,五花肉腌制好,比把它切成一块块。妈妈做好了以上工作,便对我说:“儿子,咱们一起包粽子吧!”我看着这一片片绿色的`粽子叶,再想想粽子那金字塔似的外表,一下子发起愁来,问妈妈:“该怎样包啊?”妈妈见我如此疑惑,便做起示范来:“首先把两块粽子叶叠成一个类似圆锥的物体,然后把糯米、绿豆和五花肉放进去,再用一块粽子叶封好底面,用草绳把它捆扎紧,不把它绑紧煮熟后就不好吃了。”妈妈示范完后,我就尝试着包了起来。一开始时并不太顺利,不是漏了东西没放进去,就是绑得不够紧。后来在妈妈的逐一纠正后,一切变得顺利了。

  包好后,就要开始煮了。看着这些刚下锅的粽子,我以为十几分钟后便可以吃了。但妈妈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对我说:“这些粽子起码也要四——五小时后才能吃。”听了妈妈的话,我似乎有些失望,但还是忍住了喉咙里的馋虫。等呀等,终于煮好了。我望着这些又大又饱满的粽子,馋得口水都流出来了。等不到爸爸回家,我便开始吃了起来。吃着自己动手包的粽子,心中感到无比激动。

  家乡的习俗多得数不清,但无论什么节日或习惯,我都会开开心心地过,开开心心地做。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11

  又到了春节,又是一个祭祖扫墓的好时候。

  一过完年,爸爸就要带着我祭祖、扫墓。祭祖还挺简单的,全都是爸爸在忙我只能打打下手。爸爸会先把猪头、猪尾巴、一整只大公鸡,放入大灶锅中一一煮熟在放入茶盆中摆好。(茶盆,一种长方形很大四条边比内部高出几厘米的,专门用来祭祖的用具)爸爸接着从柜子里拿出九个酒杯和一壶酒,也一同放入茶盆中。见爸爸准备好后,我从一旁的纸盒子里抽出九根香,放入火中烧红后,在堂屋的桌上、桌下和堂屋门外各插上三根香。(堂屋是祭祖的地方,每户人家都会在堂屋中摆一张桌子,同样也用于祭祖)

  准备工作做完了,接下来的`才是正式内容。爸爸把茶盆搬上桌子,我按照爸爸说的在桌上,我按照爸爸说的在桌上摆五个酒杯、桌下摆两个,门外摆两个,爸爸看我如此熟练、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接下来的事就全是爸爸的活了。爸爸先是把一大碗肥肉放在门外,(这碗肉是前一天煮的)爸爸又拿出酒壶给酒杯倒酒,爸爸一次只倒一点点一共倒了三次。我不止一次想过两个九有什么寓意吗?“老人家的东西真的搞不懂!”不过有一说一,这种东西虽然在今天看来可能多少有点封建迷信。但是我认为更多的其实是老祖宗对死者的敬畏与悼念。我也问过爸爸“爸!为什么我们要祭祖呢?”而爸爸则回答到:“这是老人家的规矩,我们不能扔”酒倒好了,接下来就是“捉鱼”(捉鱼是指在桌前弯腰鞠躬三次)“捉鱼”完后就是收尾工作了。

  又是忙碌的一天……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12

  端午节,龙舟比赛将在很多地方举行,我的家乡重庆也将举行。龙舟不仅是这里的传统节目,也是一具观赏性的竞技活动。

  端午节那天,我们家6点出发,早早到合川滨江路看比赛。河边人山人海,已经没地方了。幸运的是,我妈妈的眼睛尖锐,看到了一个缝隙,这样我就可以隔着护栏近距离看龙舟了。

  岸边并排有四条龙舟,分别是合川队的`红龙舟、万州队的黑龙舟、沙坪坝队的白龙舟和江北队的绿龙舟。每一条龙舟都渴望尝试,就像一条即将飞翔的龙。

  比赛即将开始,四艘龙舟已经准备好了起点线。每个龙舟上的船员都已经向前倾,互相盯着,做好准备,等待枪响,立即开始。气氛有点紧张。

  砰,发令枪响了。我看到龙舟船上所有第一个击鼓的人都尽力挥舞双手,尽可能快地敲打鼓声,让鼓槌像暴雨一样敲打鼓面,发出一阵急促响亮的声音。鼓声让我兴奋不已。在船上,每个船员都喊着12、12、12……口号,每个人都迅速向前倾,手向前伸直,拿着桨,努力向水中划,然后向前倾,伸直,划桨……每个人的动作都是完全一致的,就像机器人一样,没有任何错误,每一条龙舟都迅速奔向终点。四只龙舟排成人字形,排出V字形,你追我赶,奋力向前。

  最后50米,鼓手击得更快,船员划得更快。每艘龙舟都像一艘快艇,以每小时100的速度冲向终点。龙舟使河水溅起水花。恐怕水下的小鱼会不安。

  最后10米!岸上的欢呼声越来越高。我还紧紧地捏了捏汗水,睁大了眼睛,不愿意眨眼。哔哔裁判吹了一声长哨。比赛结束时,合川队获得第一名!

  岸上的人们不停地欢呼和尖叫,我忍不住叹了口气:端午节,曾经只是纪念屈原的祭祀活动,我们划龙舟,扔粽子,是为了表达屈原的怀念;今天,这些传统习俗焕发了新的活力,成为全国历史文化遗产,也成为每个人顽强的竞争项目。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可能会在未来被赋予其他新的意义,但它所继承的历史和活力将继续感动更多的人。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13

  百里不一样风,千里不一样俗。在新年里,我的家乡——陆丰,也有不一样的习俗。

  在我的家乡准备过年时,家家到几十里买年货,要准备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腊月二十八就开始大扫除了,家家都忙得不亦乐乎。将垃圾、灰尘扫走后,就把买的吃的摆上桌,让客人和家人吃。在这一天,已经渐渐会有客人来做客了,无论是隔一面墙的邻家亲戚,无论是百里相隔的朋友,都会赶来做客。

  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海鲜与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上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这一夜,在广场上会演“潮剧”,会有很多人前往观看。不仅仅如此,在广场上还会有人在赌“鱼虾蟹”,时不时连小孩子也会拿着十块、五块前往去赌一赌,因为过年开心。此时此刻,大部分店铺已经关门,因为都去看戏了。

  正月初一与除夕截然不一样。这一天,大人们都在家中看看电视什么的,仅有小孩偶尔去找朋友一起玩。

  元宵来临,有一个高潮到了,许多的人都蜂拥而至、三五成群到自我的亲戚家拜年,小孩子都应接不暇,嘴里不停说着“新年欢乐”等吉言,然后不停收着红包,到午时时会有舞狮不断进入一户户人家,舞狮代表吉祥,意味福气来了,大家都十分乐意它们进入自我家中。

  一眨眼,新年就要过去了。在正月十七过去,家乡的新年也就算过去了。学生们该去上学,大人们又去照常工作了。虽然新年过去了,但小孩还会放放鞭炮,还有零零散散的客人前来做客,大家都不舍得新年过去。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14

  “三月三,庙会场,熙熙攘攘人流淌……”每年的三月三,我的家乡都会举办盛大的庙会。今年,我跟着爷爷参加了这个盛会。

  来到庙会现场,但见人山人海,来来往往,年轻的姑娘三五成群,年迈的老人拄着拐杖,小娃娃骑在爸爸的肩膀上……每个人都喜气洋洋,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手擀面、杂酱面、油泼面、担担面、刀削面、阳春面……”街道两边,一家家商贩一边娴熟地展示自己的技艺,一边声嘶力竭地叫喊着。爷爷紧紧拉着我的手,向庙会的中心走去。

  一路上,除了吃喝,玩乐的'东西也应有尽有。泥塑哨子各种各样,让人爱不释手;手工编织的竹篮小巧精致,让人依依不舍;小猴拉车和变魔术的赚足了人们的眼球;上了点岁数的婶婶、阿姨们,忙不迭地挑选花布和毛线;套圈儿的摊位前,挤满了想试试手气的孩子们,看,有的孩子看上了一盒弹珠,有的孩子喜欢漂亮的发 卡,有的瞄准了小手 枪……

  “西山王母开盛会,摆下蟠桃请众仙。上八洞,下八洞,唯独没请孙悟空……”看,前面有位老匠人正在捏面人,他嘴里说着,手上不停地捏着,这次捏的是“孙悟空偷蟠桃”。只见老人拿了一些粉红色面团,一捏、一搓、一压、一挑,一个粉嘟嘟的大仙桃就做成了。接下来,他拿起一块五彩的面团,压扁,做成了一条虎皮裙。再拿起另一块,用手搓来搓去,做成了如意金箍棒。最后,他拿起身边的小人,给他穿上虎皮裙,插上金箍棒,抱起大蟠桃,嗬!一个抱着大蟠桃的孙悟空活灵活现地出呈现在人们的面前。爷爷二话不说,掏钱买下了它。

  我举着这个面人儿,跟着爷爷循着喧天的锣鼓声,来到了大戏台。戏台上的演员穿着色彩鲜艳的戏服,浓妆重彩,咿咿呀呀地唱着。可是,我听不懂他们唱了些什么,硬拽着爷爷走开了。

  傍晚时分,我跟爷爷离开了庙会现场。然而,那琳琅满目的商品,那沁人心脾的香味,那激荡云霄的笑声……却在我的脑海中久久没有散去。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15

  今晚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题记

  中秋月圆之夜是冷清、寂寥的。但是依我看来,中秋节却不似其它秋天的节目那么无趣,反倒是有一点儿谈谈的适闲。

  通常,一到中秋节,家家都会忙碌起来,摆凳子到院子中,加紧赶做月饼,以便等到月圆之时,家人们能给去院子中赏月,品尝亲手做的月饼,一边聊家常,希望能够聚多离少。学校也会连着周末放三天假,往是把中秋节夹在其中,一般的孩童总会在第一天将校内作业做完,以便中秋节可以减少一些负担。

  往往而言,中秋节是十分忌讳骂人的因为月亮是冰清玉洁的,人们总是认为上面住着嫦娥与玉兔,月亮将它冰清玉诘的光洒向大地,俨然是不能玷污的,也就是不能骂人,这会玷污那皎诘的月光。

  中秋节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习俗,那便是被李清照所称在做梅质定妒,菊应羞的桂花。桂花是淡黄的,花朵并没有很大跟两粒米差不多大,但却香气十足,每逢中秋节之日,桂花真可以说是香飘十里,整条大街都弥漫着桂花沁人心脾的香气。坐在庭中,赏着空中一轮明月,享受着月光,咬下一口月饼,中又踱几步,一边品尝着桂花香,但舒雅,又不失请幽令人回味无穷,便不知觉中,没那么冷清了。

  中秋节,不仅是中国文化舒雅的一种体现,更是需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扁舟子们的思托。中秋节,也会成为中国文化上的一笔,也会是人们最清闲,最惬意的节日了。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相关文章:

家乡的风俗作文六年级家乡的风俗作文05-15

家乡的风俗作文小学习作《家乡的风俗》07-01

家乡的风俗作文06-22

家乡风俗作文12-22

家乡的风俗作文(经典)11-14

家乡风俗的作文04-08

家乡的风俗06-02

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12-30

[经典]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05-16

家乡的风俗作文六年级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