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如何正确填报2025年中考志愿
2025年中考志愿填报需结合考生实际情况,按照“政策了解、信息评估、梯度填报、确认提交”四步操作,确保志愿科学合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如何正确填报2025年中考志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考志愿填报的流程
一、打开地区的招生信息网或教育局网。
二、找到“中考志愿填报”。
三、进入登录页面输入相关信息。
在登录页面中输入报名序号、密码和验证码后,点击登录进入到网上报名系统。
提示:密码是身份证号后六位,如果末位是X,一定要大写。如果已经忘记报名序号,可以咨询学校。
四、找到“志愿信息”点击进入
登录成功后,进入主页面,找到“志愿信息”。
五、开始填报中考志愿信息。
中考志愿填报准备
了解学校概况
在填报2025中考志愿前,首先需要通过了解各高中的办学历史、师资力量、教学设施及办学特色,全面评估其优劣势,做出明智的选择。这包括学校的办学历史、师资力量、教学设施以及办学特色等方面。通过了解这些信息,你可以更全面地评估各高中的优劣势,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志愿选择。
阅读填报指南
遵循填报指南,确保理解流程和要求。在填报2025年中考志愿时,你需要遵循一定的操作指南。首先,要仔细阅读填报说明,确保理解志愿填报的流程和要求。其次,根据个人兴趣和学业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高中学校和专业。合理搭配志愿,避免出现过于集中或过于分散的情况。最后,确认填报信息无误后,务必在规定时间内提交志愿。遵循这些指南,将有助于你顺利完成中考志愿填报。
中考志愿填报怎么选学校
确定升学方向
主要看考生的升学意向,确定学校的类别,是就读普通高中,还是职技类学校,还是二者兼而有之。如选择普通高中时,还细化为示范高中和一般高中;如选择职技类学校,包括贯通培养、中专、技校、职高和高职等。简言之,就是考生要确定自己的升学意向。
选“对”学校
在确定了考生升学意向和备选学校后,需要在备选学校里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校,也就是愿意读的学校。
根据兴趣和实际填报
每位家长都希望孩子可以考上重点高中,都尽可能地给孩子安排上最好的学校,但也要考虑孩子的兴趣和自身的实际情况。如果孩子成绩不理想,家长还是强迫孩子上高中,会让孩子在高强度的学习下崩溃。
中考志愿填报技巧
认清现实,实事求是
家长总是希翼孩子可以进入最好的高中,接受更为优质的高中教育,但越好的高中往往有越高的门槛。如果家长没有认清现实,不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填报志愿,而是盲目追求好高中,反而会导致孩子中考落榜。因此,家长在帮助孩子进行志愿填报的时候,一定要对孩子有准确的定位,了解孩子的学习水平,从而根据实际选择学校。
认真考察,提前准备
每年中考的招生政策都会不一样,学校往往会根据中考人数和学校情况调整,从而发布最新的招生简章。很多家长没有认真考察,往往都是以去年的标准来选择志愿,而这容易浮现纰漏,导致孩子考不上。因此,家长要认真考察考试规则和录取规则,了解最新的变化和调整,提前做好准备。此外,家长还需要关注目标学校的情况,了解招生简章,准确推断今年录取分数线的变化,从而为孩子做好准备。
志愿之间要拉开差距
在进行中考志愿填报的时候,家长都希翼孩子可以考上最好的学校,从而会全部填报好学校,从而忽略所报学校之间的分数差距。如果没有拉开差距,那考生很容易录取失败,从而高分低就,或者考不上高中。因此,家长在帮助孩子填报志愿的时候要有一定的梯度,所报学校要拉开一定的差距,增大孩子的录取机会,让孩子尽可能地考上好高中。
中考志愿填报规则
认清现实,实事求是
家长都希望孩子进入最好的高中,接受最优质的教育。但是越是好的高中门槛越高。如果家长没有认清现实,不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填报,盲目的填报所有重点高中,很可能导致孩子中考落榜。所以,家长在辅助孩子志愿填报时,要综合考察孩子的考试情况,了解清楚后,根据实际情况填报目标院校。
认真考察,提前准备
中考的招生政策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根据当年的中考人数以及学校情况作出调整。家长在帮孩子填报志愿之前,不要只以去年的标准来填报志愿。而要仔细了解当年的录取规则,掌握最新的变化,根据实际情况做好准备。此外,家长还要了解目标院校的招生简章,预估今年分数线的变化。
志愿之间要拉开差距
家长对孩子有信心,希望孩子上好的高中,可能会报同一梯度范围内的高中,导致所报学校之间录取分数差距不大。如果所报学校的分数之间没有拉开差距,那么很容易因为录取分数比较窄,导致考生录取失败,从而高分低就或者考不上高中。因此,家长在帮助考生填报志愿的时候,要有一定的梯度,增大孩子的录取机会。
中考网上报名注意事项
1、中考网上报名前请按照报名点的要求,出示相关材料进行报名资格认定。
2、牢记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不可泄露给他人,以免对自己的报名信息造成影响。
3、请认真填写个人报名信息。所有报名信息均关系到考生是否能正常参加考试、录取等工作,请务必高度重视。
4、考生姓名、身份证号、性别、出生日期必须与本人身份证上的信息保持一致。若需对身份证号进行核实,请及时与当地公安机关户籍部门联系。
5、中考网上报名中联系电话是为了在必要时,确保招办能在第一时间联系到你,同时,采集手机信息是为了及时向你提供招生考试服务信息,请你准确、完整填写电话号码。
6、中考网上报名时,考生若发现姓名、班级信息有误,请向报名点提出修改申请。
7、对中考网上报名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请及时与报名点联系。
中考平行志愿如何进行录取
“平行志愿”,是指在某个规定的录取批次中,允许考生填报若干个平行但有顺序排列的学校志愿,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
即先按照考生中考成绩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排序,再依次检索考生填报的A、B、C、D等多个平行志愿学校,将考生录取到最先符合录取条件(达到招生学校录取分数线)的志愿学校。即“分分清”,一个分数的所有考生全部录取后,才会进行下一分数考生的录取。
操作步骤:第一步,按照考生中考成绩(含政策加分)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排序,比如最高分是740分,则先检索740分的考生,再检索739分的考生,再检索738分的考生……以此类推。
第二步,对每一分数上的每位考生,依次按照先A学校、再B学校、再C学校……的顺序检索,如考生符合A学校录取条件(达到招生学校录取分数线),就录取到A学校,如不符合则再检索B学校,以此类推,只要考生符合被检索学校录取条件,就录取到该学校。考生一旦被录取,就不再检索该生后面所报考的其他志愿。
高中录取标准是怎么定的
1.招生计划
每个高中都会制定招生计划,明确每个班级的招生人数和录取标准。在招生计划允许的范围内,考生的中考成绩越高,录取的机会就越大。
2.学校地区
不同地区的高中录取标准也有所不同。一些发达地区的高中录取标准相对较高,而一些相对贫困的地区则相对较低。
3.学科分数
高中录取标准通常会对各科成绩有要求,如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如果考生在某些科目的成绩较低,可能会影响录取机会。
4.综合素质评价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中开始采用综合素质评价的方式来录取学生。这种方式不仅关注学生的学科成绩,还会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估。因此,即使考生的中考成绩较低,但如果在其他方面表现出色,仍有可能被高中录取。
根据以上因素,不同学校的录取标准会有所不同。一般来说,中考成绩在400分以上的学生有较大的机会被高中录取。但是,如果是在一些较为发达的地区,录取标准可能会相对较高,这时需要更高的中考成绩才能有机会被录取。
中考没过分数线怎么办
中考没过分数线后,有多种途径可以帮助你进入高中或实现升学目标:
私立高中:如果家庭经济条件允许,可以选择私立高中。私立高中通常教育质量较高,尽管费用昂贵,但可以获得正规的高中学籍。
艺体生考试:如果你的孩子有美术、体育等特长,可以通过艺体生考试进入高中。这种方式对文化课成绩要求较低,适合有特长的学生。
国际高中:如果家庭经济条件允许,国际高中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它们提供“双轨制大学班”,既可以参加国内高考,也可以选择出国读国际本科。
小语种高考:如果英语成绩较差,但语文和数学成绩较好,可以选择民办高中,并通过小语种(如日语、俄语)代替英语参加高考。
职教高考:对于文化基础较弱的学生,职教高考是一个可行的选择。经过三年学习,可以通过职教高考上全日制本科。
复读:如果决定复读,需要做好心理准备,复读一年再次参加中考。适合平时成绩较好但中考发挥失常的学生。
五年一贯制大专:可以选择读五年一贯制大专,直接上大学,掌握专业技能,毕业后享受普通高校毕业生的待遇。
出国留学:对于有出国意向的家庭,可以考虑出国留学,尤其是去一些留学费用较低的国家。
补录机会:中考成绩公布后,未达到普高线的学生仍有补录机会。补录是指在中考成绩公布后,对于未被录取的考生提供的一次重新填报志愿的机会。补录的具体流程包括公布补录计划、考生重新填报志愿、按照志愿和成绩进行录取。
2025中考多少分可以上高中
一般情况下,中考成绩达到400分以上就能选择普通高中或者各种职校,由于每个地区的中考分数及考生水平层次不同,要参考你所在城市的中考分数线设置标准。另外,中考成绩没一分基本上就会拉开几百人甚至几千人的排名。
也就是说中考600分可以上一所重点高中,中考500分可以上一所比较一般的普通高中,那么对于中考成绩只有400分的考生来说可以选择普通高中或者各种职校;
由于每个地区的中考分数及考生水平层次不同,即使同一省份的不同市区和地区在分数线的设置上也是会有很大差异的,因此不同的中考成绩可以上什么高中要参考你所在城市的中考分数线设置标准。
认清现实,实事求是
家长总是希望孩子可以进入最好的高中,接受更为优质的高中教育,但越好的高中往往有越高的门槛。如果家长没有认清现实,不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填报志愿,而是盲目追求好高中,反而会导致孩子中考落榜。因此,家长在帮助孩子进行志愿填报的时候,一定要对孩子有准确的定位,了解孩子的学习水平,从而根据实际选择学校。
认真考察,提前准备
每年中考的招生政策都会不一样,学校往往会根据中考人数和学校情况调整,从而公布最新的招生简章。很多家长没有认真考察,往往都是以去年的标准来选择志愿,而这容易出现纰漏,导致孩子考不上。因此,家长要认真考察考试规则和录取规则,了解最新的变化和调整,提前做好准备。此外,家长还需要关注目标学校的情况,了解招生简章,准确判断今年录取分数线的变化,从而为孩子做好准备。
不要跟风团报
孩子总会有几个交好的朋友,而家长之间也会经常联系,每到中考志愿填报的时候,难免会互相讨论。有些家长为了图方便,就让孩子跟着好朋友一同报考同一所高中,从而忽略了孩子的实际情况。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和学习水平,不要跟风团报,否则会做出不适合孩子的选择。因此,家长要认真仔细地帮助孩子进行志愿填报,不要盲目跟风,这样最终只会害了孩子。
技巧一:了解学校和专业是选报的基础
高中阶段招生的学校有普通高中、综合高中和中等职业技术类学校。普通高中从办学层次来分,有现代化寄宿制高中、市重点中学、区重点中学;从办学体制来分,又分为公办高中、公立转制高中和民办高中。综合高中是近几年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在普通教育中适当地渗透职业技术教育。中等职业技术类学校(含中专、职校、技校)主要是培养从事生产、服务、管理等第一线工作的中等专业技术人才。
技巧二:定好自己的位、排好学校的序
其实中考志愿相对于高考比较容易填报,考生只要正确判断自己的学习状况,理清自己想要填报志愿学校的顺序即可。简单地说就是要“定好自己的位、排好学校的序”。在此提醒考生和家长要注意查看《招生简章》、《招生报考指南》、《中考特刊》等相关材料,并认真听取毕业学校召开的报考辅导会,从正规渠道了解报考信息。
技巧三:排好志愿顺序增加录取机会
由于中招录取的原则是从高分到低分,按照考生的志愿顺序进行录取。因此,第一志愿可报与自己平时的水平相对或稍高一点的学校,下一个志愿要比平时水平报得稍低一点形成一个由高到低的“梯度”。这样,考生在考试中一旦超常发挥或出现失常时,不至于因未报自认为不可能去的学校而遗憾。考生应当把自己喜欢的学校放在前面,精心排好志愿顺序,做到每一批每一个志愿都有用,以增加录取机会。
技巧四:根据兴趣爱好和实际情况填报
要根据考生的兴趣爱好和实际情况填报志愿。能考上普通高中考上大学当然最好,但还要看考生的具体情况。如果平时成绩一般,学习感觉十分吃力,家长还是要强迫他尽力上普高考大学,结果适得其反。高校扩招,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大,找工作不易,这也是必须考虑的因素。
一、考生要知己知彼
我市高中录取采用“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方式,所以考生必须了解示范高中和非示范高中的录取条件。
考生可根据自己中考成绩(含文综、地理生物、综合素质评价的等第)和公布的控制线,参考在区域内的位次、就读学校的排名以及高中学校往年的录取分数等综合考虑,理性填报志愿,确保能顺利录取。配额生、统招生只是录取的批次不同,录取时检索的范围不一样,学生入学后享受同等待遇,因此考生、家长不要纠结自己是配额生还是统招生,录取到理想的学校才是目的。
二、志愿填报方法
录取时严格按《遵义市2020年中考志愿信息表》的顺序分批次进行录取,在填报志愿时,考生务必综合考量自己的竞争实力,把最想读又有希望的学校填在前面,拉开梯度,选好保底的学校,降低落榜风险。切记适合自己的学校就是好学校。
三、考生要及时查询模拟录取结果
我市中考在实行平行志愿基础上,采用“循环分时段查询模拟录取情况和修改志愿”填报方式,考生可根据模拟录取结果多次修改志愿,让每一位考生都能选择到适合自己的学校。请考生及家长在规定时间内要及时查询模拟录取结果,并根据当前各学校模拟录取情况,可选择在下一个时段修改志愿,切莫错过机会。
近几年,有个别成绩优异的考生,只填报了辖区外统招生一个志愿,没有填报辖区内学校的任何志愿,但辖区外统招生计划少,分数高,导致个别高分考生落选。请考生要及时查询模拟录取结果。
四、近几年典型案例
(1)考生必须通过电脑填报志愿
2019年,1名考生因为手机网络信号不稳定提交志愿失败,误认为已经提交成功。为避免出现意外,请考生一定要在网络好的情况下,通过电脑填报志愿。
(2)考生必须妥善保管密码
2019年,1名考生因密码疏于保管,志愿被他人篡改,后经当地公安局调查破案,考生才得以就读志愿学校。
(3)考生必须本人填报志愿,不得委托他人填报,否则后果自负
2019年,1名考生委托其他同学填报志愿,其同学未完全按照考生意愿填报,导致考生落选示范高中,最终只能就读非示范高中。
(4)考生填报民办高中志愿需慎重
每位考生只有一次录取机会,建议考生填报民办高中前要提前了解学校收费情况以及学校基本情况,同家长商议后再填报。不要抱有“填着玩,估计录取不了”的心态,一旦被录取,学校收费超过家庭经济承受能力,考生可能面临失学。
中考网上报名注意事项
1、中考网上报名前请按照报名点的要求,出示相关材料进行报名资格认定。
2、牢记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不可泄露给他人,以免对自己的报名信息造成影响。
3、请认真填写个人报名信息。所有报名信息均关系到考生是否能正常参加考试、录取等工作,请务必高度重视。
4、考生姓名、身份证号、性别、出生日期必须与本人身份证上的信息保持一致。若需对身份证号进行核实,请及时与当地公安机关户籍部门联系。
5、中考网上报名中联系电话是为了在必要时,确保招办能在第一时间联系到你,同时,采集手机信息是为了及时向你提供招生考试服务信息,请你准确、完整填写电话号码。
6、中考网上报名时,考生若发现姓名、班级信息有误,请向报名点提出修改申请。
7、对中考网上报名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请及时与报名点联系。
中考志愿如何填报
1、第一中考志愿都可以填报比自身历史成绩搞一个档次甚至两个档次的、自己最心仪的学校。要选择跳一跳够得着的。
2、志愿顺序不能颠倒各个学校的录取分数排名,一年之间变化不至于太大,所以,填报志愿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参考近两三年来志愿学校的分数变化情况,志愿顺序,一定是从高分到低分顺序排列,否则,容易出现考生考出高分却被更低一个档次的学校录取的情况。
3、中间的志愿,指从第二到第七志愿,其中第二、三志愿,应是自己喜欢,根据自己的平时成绩能够达到的。第四、五志愿,应是考试发挥的差一些能达到的。第六、七志愿,应是发挥不正常的情况下能够达到的水平所对应的学校。
4、最后一个中考志愿,也就是兜底学校,选择的时候一定要暂时放下自己的自信,按照发挥极度失常来选择、按照出现特殊情况来选择,要确保兜的住,这个底,要确保踹三脚都踹不漏、
志愿填报变化
1、长沙公办高中学校已取消中考择校生,因公办学校没有自费志愿;自费志愿仅供选择民办学校、子弟学校和国际班志愿的中考考生填报,若中考考生所填民办学校、子弟学校或国际班志愿一旦录取,后面批次公办志愿不能重复录取。(注:子弟高中学校属于行业办学,主要解决本行业系统内子女就学需求,非子弟报考子弟高中学校,若被录取将参照民办学校的收费政策执行。)
2、今年新增公办高中雅礼洋湖中学(招生代码0159)和民办高中湘一立信实验学校(招生代码0717)、长沙市思沁中学(招生代码0718);公办学校原长沙市第十九中学更名为岳麓区博才中学(大学科技城校区)(招生代码0119不变)。
3、部分普通高中合作办学班实行单独中考招生,如:长沙市六中景鹏班(招生代码8106),长沙市21中一中合作班(招生代码8121)、麓山滨江实验学校麓山国际滨江班(招生代码8120)、长郡湘府中学长郡湘府班(招生代码8151)、长大附中雅礼合作班(招生代码8125)、天心区一中雅礼天心班(招生代码8122)、周南雨花中学周南合作班(招生代码8126)、明德雨花实验中学明德合作班(招生代码8137)。
注意事项
在长沙参加中考的同学在进行志愿填报时有以下注意事项:
1.志愿填报要形成梯度:中考考生填报每批的志愿时要先后有序、层次分明,形成梯度。如果前一批的两个公费志愿、一个民办或自费志愿均未录取,档案可抛档至下一批的志愿,以此类推。志愿填报没有梯度,容易造成无法被其他学校录取的严重后果。
2.自费志愿也需网上填报:今年公办普通高中学校招收择校生的比例为公费招生计划的10%。如果中考考生希望就读民办学校、子弟学校或择校就读公办学校,中考考生必须在网上填报该校志愿,同时与学校进行衔接,双方达成初步意向,市教育局中招办将按照成绩从高到低依次录取。
3.志愿填报要科学判断:中考考生志愿填报前要认真分析全市中考城区等级分数区间及人数,根据自己的中考成绩合理判断最有可能被哪些学校录取。第一批志愿可以填报理想的学校,第二批次志愿可以填报最有可能录取的学校,第三批志愿应该填报一个可以保底的普通高中学校志愿,第四批志愿鼓励中考考生填报中职类学校。根据国家对技术型人才的培养需求,建议中考考生踊跃填报中职类学校。另外提醒中考考生不能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将每个批次的志愿都填得太高,最后可能导致学校无法录取。
4.志愿填报要自己做主:中考志愿填报是人生的重要选择,志愿填报前中考考生要充分了解城区高中学校的办学风格和办学理念,理性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志愿填报时中考考生可以向班主任、任课老师和亲戚朋友征求意见,学校也有指导学生志愿填报的义务,但是老师的建议仅供参考,中考考生应与父母认真商量,理性决策,自己做主。
5、网上志愿填报系统操作要求:
①.中考考生要保管好自己的密码(印在准考证上),避免发生密码外泄。凡遗失准考证的学生,持本人有效证明,在家长陪同下,到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410室(岳麓区茶子山中路320号)补发原始密码。学生可自行修改密码,建议记住并抄下,忘记新密码而无法志愿填报的学生,需在家长陪同下,持本人有效证明到市教育局查询。如果因密码外泄导致志愿信息被他人篡改,责任由中考考生及家长负责。
②.志愿填报完成后,必须先使用“保存志愿填报”按钮,再点击“安全关闭退出”按钮,不要点屏幕右上方的“×”强行退出。
③.登录系统后闲置10分钟(或打开页面10分钟后没有动过键盘、鼠标)将被强行退出系统,所做操作无效。
④.本系统不允许同一中考考生账户异地同时登录,否则,后登录的会将先登录的挤出系统。
⑤.在多人使用同一台电脑填报时,每个人志愿填报后一定要点击“安全关闭退出”按钮,并关闭所有显示本人信息的页面,另一个人才能接着使用该电脑志愿填报。否则,后一位中考考生所填报的志愿信息将覆盖前一位中考考生的志愿信息,造成前一位中考考生志愿被篡改,后一位中考考生无志愿。
⑥.在志愿填报规定时间内最后一次保存的志愿信息为中考考生的最终志愿信息。
⑦.未填志愿者,视为放弃志愿填报。
一、了解中考招生学校分类和招生方式
比如,有的学校只能通过统招录取,有的学校还有保送生或者是特长生招生……
在充分的了解目标学校的入学途径之后,家长可以开始考虑孩子适合通过什么样的途径进入这个学校、通过这种途径进入这所学校需要什么条件?
只有在了解这些之后,才能为孩子规划出一个高效的、科学的升学途径。
二、了解中考招生的大数据
1.历年中考分数线
历年分数是决定目标学校的主要依据之一,无论是统招生还是指标生的录取,都是依据每年的录取分数线进行的,而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也是相对比较稳定的,可以主要参考历年的中考分数线。
每年中考分数出来的时候,同时出来的还有各区中考一分一段表,家长可以根据一分一段表,查孩子的对应排名。
2.学校招生计划
最好是对比往年和今年的招生计划有什么变化,招生人数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最终的录取分数线。
3、指标生
2020年有的城市,指标生人数已经下发了,各个学校会陆续的发放的初三家长手中,因为历年的指标生都是把优质高中统招生名额的80%划出来,作为“指标生”分配给初中学校。指标生分数做多在报考学校统招生分数线下50分,按照校内的成绩择优录取。
三、不与他人攀比
中考志愿填报建议不要与他人攀比,别拿自己孩子的成绩作为家长的面子,更不能看(听)到其他(尤其是熟人)的孩子报了某个志愿,自己也要报这个志愿,否则说不出口,这样会将毁了孩子的前程。不要贪高贪名校。
毕竟,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家长可以将自己孩子的成绩与学校的排名相对应起来,填报一个志愿,与老师、有经验的朋友一起讨论科学性与可行性。
最后,祝同学们都能金榜题名,考进理想中学噢!
拓展阅读:中考填志愿有什么要注意的吗?
1、认清自己,实事求是。
这是总的原则,脱离自身实际的志愿,要么不能达成,要么后悔莫及。
例如:一学生历史最高的成绩也就是全区中游,第一志愿或者前列志愿非要填报只有全区前100名才有可能考上的学校,这就有脱离实际之嫌了。
2、认真考察,密切关注。
孩子中考也是一件大事儿,考生和家长都不能临时抱佛脚,平时要多注意考试规则、录取规则的变化,也要对自己有报考意向的学校的情况多加关注。
例如,今年北京中考,某学校就取消了直升班,这时候,就要认真分析,这种变化会导致录取分数线的上升还是下降,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就可以有的放矢。
3、第一志愿填报原则:跳一跳,够得着。
无论学生自身真实的成绩如何,第一志愿都可以填报比自身历史最高成绩搞一个档次甚至两个档次的、自己最心仪的学校。
例如:一学生历史最高成绩折算500分,那么,自己最心仪的甲学校近年来一般录取成绩在520-530分,这时候,可以将甲学校列为第一志愿,这没什么不可以。跳一跳,还是够得着的。
4、志愿顺序不能颠倒。
总体来说,各个学校的录取分数排名,一年之间变化不至于太大,所以,填报志愿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参考近两三年来志愿学校的分数变化情况,志愿顺序,一定是从高分到低分顺序排列,否则,考生考出高分却被更低一个档次的学校录取,肯定是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
5、各个志愿之间一定要拉开合理的差距。
中考录取是分分清,如果考生报考志愿的学校,各志愿之间的差距不合理,要么白白浪费志愿,要么造成成绩和录取学校不匹配的现象。
例如,某考生的第二、三、四志愿,上一年度的录取分数线分别是511、510、502分,这就是不合理的顺序,如果511分不能被录取,那么510分也很可能不会被第三志愿录取,而第三、四志愿之间的差距过大,这中间的学校就与该考生无缘了。
6、中间志愿怎么填?
中间的志愿,指从第二到第七志愿,其中第二、三志愿,应是自己喜欢,根据自己的平时成绩能够达到的。第四、五志愿,应是考试发挥的差一些能达到的。第六、七志愿,应是发挥不正常的情况下能够达到的水平所对应的学校。
7、最后一个志愿:踹三脚,踹不漏。
最后一个志愿,也就是兜底学校,选择的时候一定要暂时放下自己的自信,按照发挥极度失常来选择、按照出现特殊情况来选择,要确保兜的住,这个底,要确保踹三脚都踹不漏。
例如,某考生平时成绩一般稳定在470-500分之间,那么,这个兜底志愿,选择一般成绩在420-440之间的学校,也是不离谱的。
【如何正确填报中考志愿】相关文章:
中考志愿该如何填报 有哪些技巧10-09
2025年中考志愿如何填报06-30
2025高考如何志愿填报06-07
2025高考如何填报志愿06-26
中考志愿填报技巧 有什么填报好方法08-18
中考志愿填报技巧与指南202506-30
2024新高考如何填报志愿06-26
2025最新中考志愿填报指南06-30
2024广州中考志愿填报流程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