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餐管理制度经典(15篇)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制度的使用频率逐渐增多,制度是指一定的规格或法令礼俗。大家知道制度的格式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配餐管理制度,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配餐管理制度1
某食堂配餐间管理制度旨在确保食品的质量安全,提高配餐效率,保障员工的饮食健康,同时也为食堂运营团队提供清晰的操作指南,降低管理风险,提升整体服务水平。
内容概述:
1. 原材料管理:规定食材的`采购、验收、存储流程,确保新鲜度和食品安全。
2. 加工操作规程:明确菜品制作、烹饪、保温的步骤,保证食物口感和营养。
3. 卫生标准:设定清洁消毒频率,规定个人卫生要求,防止交叉污染。
4. 配餐服务:设定配餐时间、方式和人员分配,优化服务体验。
5. 应急处理:制定食物中毒、设备故障等突发情况的应对措施。
6. 培训与监督:定期进行食品安全培训,加强日常监督,提升员工专业素质。
配餐管理制度2
配餐管理制度是餐饮业运营的核心环节,旨在确保食品安全,提高服务质量,优化成本控制,提升客户满意度。它通过规范操作流程,明确职责分工,减少错误和浪费,维护餐厅的正常运作秩序。
内容概述:
配餐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领域:
1. 食材采购管理:规定食材的来源、验收标准和存储方法,保证食材新鲜安全。
2. 厨房操作规程:设定菜品制作的步骤、时间、份量等标准,确保食品质量的一致性。
3. 配餐流程管理:规范从接单到出餐的.全过程,包括订单处理、菜品准备、打包或送达等环节。
4. 卫生与安全:设定卫生标准和应急预案,保障员工和顾客的健康安全。
5. 员工培训:提供必要的培训,使员工熟悉操作流程和服务标准。
6. 质量监控与反馈:设立质量检查机制,收集并分析顾客反馈,持续改进配餐服务。
配餐管理制度3
幼儿园配餐间管理制度旨在确保儿童膳食的安全与营养,规范食品的储存、处理和分发流程,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同时提升幼儿园的整体管理水平。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配餐间的卫生管理
2. 食材采购与验收标准
3. 食品加工与烹饪规定
4. 餐具清洁与消毒程序
5. 员工健康与培训要求
6. 应急处理与报告机制
内容概述:
1. 卫生管理:包括配餐间的日常清洁、设备维护、个人卫生规范等。
2. 食材采购:规定食材来源、质量标准、验收程序及保质期管理。
3. 食品加工:设定食品烹饪温度、时间等标准,防止食物中毒风险。
4. 餐具消毒:规定餐具清洗、消毒和存放的标准操作流程。
5. 员工健康:要求员工定期体检,确保无传染性疾病,并进行食品安全培训。
6. 应急处理:建立疾病爆发、食物污染等紧急情况的应对措施和报告程序。
配餐管理制度4
1.托幼机构食堂,必须有备餐间。备餐间面积要求大于5平方米,设有开放式备餐台,能够开启的发饭菜窗口。备餐间内不设洗水池及下水道,以减少污染途径。
2.备餐间外要有二次更衣间,二次更衣间内设流水洗手池。
3.备餐间必须配备专用空气消毒设施,严格执行空气消毒。要有专人负责备餐间的消毒工作,并有每日消毒记录及责任人的签字。
4.备餐间只能摆放消毒好的各班幼儿餐具、当天烹任好的食品或各班已分装好的食品。带外包装的食品箱、筐不得进人备餐间。
5.分装好的饭菜放置在备餐间中,必须加盖后才能分发到各班。发饭菜窗口如果对外必须有遮雨设施。
6.在备餐间分饭菜的工作人员,必须在二次更衣间换好备餐间工作的衣、帽,洗净双手,方可在备餐间分发各班已消毒好的餐具及分装好的.饭菜。
7.严格执行备餐间的每日清洁工作,做到餐台无油腻、无浮尘,玻璃光亮,环境整洁。
8.备餐间不得摆放食堂内炊具及炊事人员的私人物品。
配餐管理制度5
一、配餐间工作人员操作前应穿戴好清洁的工作衣帽和口罩,清洗双手并严格消毒后进入配餐间。
二、空气消毒装置运转正常,每日工作前后用紫外线灯对室内空气进行30分钟消毒。
三、操作前应对所配制食品进行检查,凡有腐烂变质或其它感官性状异常时,不得配制使用。
四、食品放置于餐台上,不得落地,分好的菜盘与盘之间未加保鲜膜不得重叠交错放置。
五、配好的食品从传送窗传出。
六、分装食品的操作人员必须使用工具或戴一次性手套,并戴口罩。
七、个人用品及与开餐无关的`物品不得放入备餐柜内或配餐台上。
八、配制完成时间距开餐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
九、配制工作结束后,做好工具、容器的清洗及配餐台的清洁工作。
配餐管理制度6
配餐间管理制度是餐饮服务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涵盖了人员管理、卫生标准、食品安全、设备维护、操作流程等多个方面,旨在确保食品的质量与安全,提升服务质量,同时也是保障员工健康和工作效率的重要措施。
内容概述:
1. 人员管理:规定员工的培训、着装、个人卫生要求,确保员工具备必要的食品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
2. 卫生标准:设定清洁频率、方法和标准,包括配餐间环境、设备、工具的清洁与消毒。
3. 食品安全:规定食材的采购、存储、加工、废弃等环节的'管理,防止交叉污染,确保食品安全。
4. 设备维护:定期检查和保养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减少因设备故障导致的服务中断。
5. 操作流程:明确配餐、打包、传递等步骤的操作规程,保证服务效率和质量。
配餐管理制度7
中学食堂配餐间管理制度旨在确保学生们的食品安全与营养均衡,维护校园餐饮秩序,提高食堂服务质量和效率,为师生提供一个卫生、安全、有序的用餐环境。通过规范配餐间的操作流程,降低食品污染风险,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同时也是对学校管理水平的体现。
内容概述:
1. 卫生管理:包括配餐间清洁消毒制度、员工个人卫生规定、食品存储和处理的卫生标准等。
2. 食品安全:涵盖食材采购验收、存储、加工、分发等环节的'安全控制措施。
3. 人员培训:对食堂员工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定期培训。
4. 设备维护:规定设备的日常检查、保养和维修程序。
5. 配餐流程:明确从准备到分发的整个配餐流程,保证高效有序。
6. 应急处理:制定应对食物中毒、设备故障等突发情况的预案。
配餐管理制度8
一、充分利用"三防"设施,保持配餐间的清洁卫生,发挥其对餐具、容器、用具的保洁功能。
二、工作人员进入配餐间前着装要整洁,手经过消毒后,戴上一次性手套、口罩才能分发饭菜。
三、每天配餐前后必须将紫外线灯开启30分钟,对配餐间进行空气消毒;
四、工作人员在操作时不能对着成品饭菜咳嗽、打喷嚏,不能用手抠鼻屎、耳垢,上厕所要洗手。
五、分发饭菜时,先检查盛装饭菜的容器是否清洁、卫生,经过清洗、消毒的`容器不能用围裙或抹布擦拭容器。
六、成品饭菜不能直接放在地上,要放在操作台或架子上。
七、未经允许,从业人员不能随意换岗,非配餐间的工作人员,在配餐时不得随意出入配餐间。
八、领取饭菜的老师不得进入配餐间,饭菜由配餐间工作人员送出配餐间。
配餐管理制度9
食堂配餐间管理制度旨在确保食品的安全卫生,提高服务质量,保障员工和客户的健康,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配餐间的环境卫生管理
2. 食材采购与储存规定
3. 餐具清洁与消毒程序
4. 员工个人卫生与健康状况管理
5. 配餐流程与操作规范
6. 应急处理与事故预防措施
内容概述:
1. 环境卫生:定期清洁消毒,保持地面干燥,避免滋生细菌。
2. 食材管理:执行严格的.食材验收标准,保证新鲜,妥善存储,防止变质。
3. 餐具卫生:设定规范的清洗、消毒和存放流程,确保无菌无残留。
4. 员工健康:要求员工定期体检,确保无传染性疾病,操作期间佩戴防护装备。
5. 配餐流程:制定标准操作规程,避免交叉污染,保证食物质量。
6. 应急预案:建立食品安全事件应对机制,及时处理突发情况。
配餐管理制度10
为进一步规范员工食堂管理,创造一个良好的干部员工生活环境,使之卫生、方便、节约、高效,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员工食堂必须全力保证镇人民政府的公务接待用餐,确保干部员工早、午、晚餐供应,并不断提高供餐质量和服务水平。同时努力保障干部员工加班工作用餐。不得对社会闲散经营。
二、政府食堂应奉行服务第一、顾客至上的宗旨。树立为干部员工服务高于一切的思想,把提供优质饭菜和优良服务作为食堂人员的天职。
三、机关食堂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四、食堂经营者享有对食堂公有资产的使用权,并负有保护维修的责任。损坏的负责维修,丢失的照价赔偿,报废的需查明原因,妥善处理,防止资产流失。
五、食堂工作人员须定期参加体检,确认身体健康以后方可上岗。工作期间着工作服,并保持整洁干净。要讲究卫生,勤剪指甲,操作前必须洗手。
六、保持餐具、厨具和操作间卫生。无霉斑、鼠迹、苍蝇、蟑螂;餐具必须洗涮干净,流水冲刷,平时存放在消毒柜中;经常清理厨具污渍,保持清洁干净,并定期检查、处理变质或过期食品。
七、成品存放实行“四隔离”,即生与熟隔离,成品与半成品隔离,食品与杂品、药品隔离,食物与天然冰隔离。
八、进入食堂的各种原料,必须确保正规购买渠道,以确保食品质量。不得采购、收藏、使用、销售过期腐烂变质食品。炒菜用油必须使用火炼油。
九、保证供餐服务时间。员工就餐时间,早餐7:20—8:20,午餐:12:00—13:00,晚餐:17:40—18:40。
十、党政办公室和镇直部门在接待工作中要按照热情、大方、周到、节约原则,做好接待工作。
十一、党政办公室和食药监办需定期对食堂卫生和食品质量进行检查,若发现不卫生和变质食品,需及时督促整改,若未能限期整改,将进行处罚。
十二、提倡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干部员工用餐应做到吃多少,盛多少,不浪费一粒粮食,自觉做到“光盘”行动。坚持文明用餐,打饭时自觉排队。员工食堂配餐的管理制度4
(一)严格遵守公司的一切规章制度。按时上下班,坚守工作岗位,服从组织安排,遇事要请(销)假,未经同意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
(二)树立全心全意为员工服务的思想,讲究职业道德。文明服务,态度和蔼,主动热情,礼貌待人,热爱本职,认真负责。做到饭熟菜香,味美可口,饭菜定量,食品足称,平等待人。
(三)遵守财经纪律。未经许可,不得私自动用厨房的'财物和带出饭堂,不得擅自向外出售已进库的物品。
(四)爱护公物。食堂的一切设备、餐具有登记,有帐目,不贪小便宜,对放置在公共场所内的任何物件(公家或个人),不得随便搬运或拿作它用。对无故损坏各类设备、餐具者,要照价赔偿。
(五)做好炊事人员的个人卫生。做到勤洗手、剪指甲,勤换、勤洗工作服,工作时要穿戴工作衣帽,开饭时戴好口罩,不留长发、长指甲、不得随地吐痰、涂指甲油、穿拖鞋、短裤,炊事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健康检查,无健康合格证者,不准在食堂工作。
(六)计划采购,严禁采购腐烂、变质食物,防止食物中毒。
(七)按时开膳。每天制定一次食谱、早、午、晚餐品种要多式样,提高烹调技术,改善员工伙食。对因工作需要不能按时就餐和临时客餐,可事前有预约和通知。
(八)做好安全工作。使用炊事模具或用具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事故发生;严禁随带无关人员进入厨房和保管室;易燃易爆物品要严格按规定放置,杜绝意外事故的发生;食堂工作人员下班前,要关好门窗,检查种类电源开关、设备等。管理员要经常督促、检查,做好防盗工作。
(九)加强管理,团结协作,严格执行各类规章制度,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十)不得随意进入厂方生产区和仓库,生产储物基地,必须严格遵守厂方的厂规、厂纪。
(十一)虚心接受员工及他人意见,提高员工饭菜的品质。
(十二)爱护厨房设备和一切用具及物品,节约水电、燃料,不得随意浪费厂方用品及公司财物。
(十三)食堂除就餐时间外,其余时间一律不开门。
(十四)炊事人员上班时间不得看电视及做工作无关的事情。
(十五)炊事人员必须保持厨房卫生干净整齐。
(十六)维护公司形象,一切从“四个”第一为宗旨,即卫生第一、服务第一、品质第一、员工第一为原则,工作尽力。
(十七)员工应自觉遵守纪律自觉排对就餐,禁止插队现象。
(十八)就餐时间及休闲时间之外,员工禁止进入食堂。
(十九)员工不可将剩余饭菜倒在饭桌及地面上,应倒入专门收集处。
(二十)餐具应整齐摆放在放餐具处,不可随意摆放。
(二十一)电视及其它娱乐设施只在休闲时间开放,其他时间一概不开放。
配餐管理制度11
一、充分利用“三防”设施,保持配餐间的清洁卫生,发挥其对餐具、容器、用具的保洁功能。
二、工作人员进入配餐间前着装要整洁,手经过消毒后,戴上一次性手套、口罩才能分发饭菜。
三、工作人员在操作时不能对着成品饭菜咳嗽、打喷嚏,不能用手抠鼻屎、耳垢,上厕所要洗手。
四、分发饭菜时,先检查盛装饭菜的容器是否清洁、卫生,经过清洗、消毒的.容器不能用围裙或抹布擦拭容器。
五、成品饭菜不能直接放在地上,要放在操作台或架子上。
六、未经允许,从业人员不能随意换岗,非配餐间的工作人员,在配餐时不得随意出入配餐间。
七、领取饭菜的老师不得进入配餐间,饭菜由配餐间工作人员送出配餐间。
配餐管理制度12
一、充分利用“三防”设施,保持配餐间的清洁卫生,发挥其对餐具、容器、用具的保洁功能。
二、工作人员进入配餐间前着装要整洁,手经过消毒后,戴上一次性手套、口罩才能分发饭菜。
三、工作人员在操作时不能对着成品饭菜咳嗽、打喷嚏,不能用手抠鼻屎、耳垢,上厕所要洗手。
四、分发饭菜时,先检查盛装饭菜的容器是否清洁、卫生,经过清洗、消毒的.容器不能用围裙或抹布擦试容器。
五、成品饭菜不能直接放在地上。要放在操作台上或架子上。
六、未经食堂管理人员允许,从业人员不能随意换岗,非配餐间的工作人员,在配餐时不得随意出入配餐间。
七、领取饭菜的老师不得进入配餐间,饭菜由工作人员送出配餐间。
配餐管理制度13
小学食堂配餐间管理制度旨在确保学生们的.食品安全,维护校园餐饮秩序,提升膳食质量,保障学生健康成长。通过规范操作流程,预防食品污染,减少食物浪费,提高食堂服务效率,为师生营造一个安全、卫生、有序的就餐环境。
内容概述:
1. 原材料管理:明确食材采购标准,规定验收流程,确保食材新鲜无污染。
2. 配餐操作:设定严格的配餐时间,规范操作程序,保证食品加工卫生。
3. 设备清洁:规定设备清洗消毒频率,确保设备运行正常,防止交叉污染。
4. 员工培训:定期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员工卫生意识和专业技能。
5. 库存管理:建立完善的库存记录,定期盘点,避免食材过期。
6. 食品留样:执行食品留样制度,以便于质量问题追溯。
7. 卫生环境:保持配餐间整洁,定期进行环境消毒。
8. 应急处理: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快速应对突发情况。
配餐管理制度14
本《配餐管理制度》旨在规范企业内部的餐饮服务管理,确保食品质量、提高服务效率,同时也保障员工的饮食健康。制度涵盖从食材采购、菜品制作、配送服务到废弃物处理等全过程。
内容概述:
1. 食材管理:规定食材的采购标准、验收流程和存储条件。
2. 菜品制作:明确菜品质量控制、卫生标准及厨师操作规程。
3. 配送服务:设定配送时间、方式,以及客户满意度的`跟踪反馈机制。
4. 员工培训:规定餐饮服务人员的培训内容、周期和考核标准。
5. 废弃物处理:制定食物残渣和其他废弃物的处理办法,符合环保要求。
6. 安全与卫生:强化食品安全和环境卫生的监督与管理。
7. 应急预案:建立食品安全事件的应急响应机制。
配餐管理制度15
本《配餐管理制度》旨在规范企业内部的餐饮服务流程,确保食品安全,提高服务质量,满足员工及客户的`需求。其主要内容包括:食材采购管理、配餐流程管理、卫生标准与检查、人员培训与绩效考核、应急处理机制和持续改进措施。
内容概述:
1. 食材采购管理:规定食材的来源、质量标准、验收程序和存储条件。
2. 配餐流程管理:涵盖菜单设计、食材准备、烹饪过程、分装与配送等环节。
3. 卫生标准与检查:设定卫生规范,定期进行卫生检查和清洁维护。
4. 人员培训与绩效考核:对配餐人员进行食品安全教育,设定工作绩效指标。
5. 应急处理机制:针对食物中毒、设备故障等突发情况的应对措施。
6. 持续改进措施:通过反馈机制,不断优化配餐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
【配餐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配餐管理制度04-13
食堂配餐间管理制度07-16
[集合]配餐管理制度11篇07-21
学校配餐管理制度(精选11篇)10-14
配餐学校食堂分餐管理制度06-28
学校集中配餐管理制度(通用18篇)11-19
幼儿园配餐间管理制度细则06-10
配餐公司配送方案07-16
《营养配餐》教学设计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