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骈《对雪》诗赏析

时间:2025-03-26 17:20:04 赛赛 古籍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骈《对雪》诗赏析

  《对雪》是唐代诗人高骈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借景抒怀之作,描写了雪花的洁白、晶莹以及荡涤邪恶的品质,表现了诗人对雪花的喜爱和扫除恶浊、不平的志向。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骈《对雪》诗赏析,欢迎阅读。

  对雪

  唐·高骈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岐。

  【译文】

  雪花飘舞着飞入了窗户,我坐在窗前,看着青青的竹子变成白玉般洁白。此时正好登上高楼去远望,那人世间一切险恶的岔路都被大雪覆盖了。

  【注释】

  六出:雪花呈六角形,故以“六出”称雪花。

  琼枝:竹枝因雪覆盖面似白玉一般。

  恶路歧:险恶的岔路。

  【赏析】

  古诗中咏雪诗很多,但这首诗写得别具一格。

  前两句“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遍琼枝”,诗人坐在窗前,欣赏着雪花飘入庭户。雪花,把窗外的竿竿青竹变成了洁白的琼枝,整个世界都变得明亮了。“对雪”,说明诗人是近距离赏雪,乃至可以看到雪花的形状;“坐看”,说明诗人赏雪时的心情是静谧的。

  后两句,“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歧”,面对雪景,诗人想象此时登上高处观赏野景,那野外一切崎岖难走的道路都将被大雪覆盖,展现在眼前的将是坦荡无边的洁白世界。结尾一句,道出了作者的感慨与不平,也是作者对雪的赞美与厚望,只可惜这仅仅是一个美好的愿望,雪消融之后,丑恶还是会显现出来,人生中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把艰难险阻变成光洁坦途。

  千年前的骚客,坐在门边,静静观赏大自然的杰作,六角雪花纷纷扬扬,庭院中的青竹渐渐被雪花染白,变成了琼枝。面对雪落无声的静美,或许还会触发很多感慨与联想。这种坐看尘世的态度,是任何语言都难以表述的。

  【作者】

  高骈,字千里,南平郡王高崇文之孙,晚唐名将。高骈出生于禁军世家,其一生辉煌之起点为866年率军收复交趾,破蛮兵20余万。后历任天平、西川、荆南、镇海、淮南等五镇节度使。期间正值黄巢大起义,高骈多次重创起义军。被唐僖宗任命为诸道行营兵马都统。后中黄巢缓兵之计,大将张璘阵亡。高骈由此不敢再战,致使黄巢顺利渡江、攻陷长安。此后至长安收复的三年间,淮南未出一兵一卒救援京师,高骈一生功名毁之一旦。高骈嗜好装神弄鬼,几乎达到癫狂的程度。后被部将毕师铎所害,连同其子侄四十余人,“同坎(坑)瘗(埋)之”。

  创作背景

  高骈是晚唐名将,常年在边关领兵抵御党项、西蕃侵犯,屡建奇功。他虽以武功名世,却似乎继承了其祖高崇文的遗传基因,能诗善书。这首诗为高骈年轻时的作品,是他欣赏雪花飘入庭户时所作。

  名家点评

  当代诗歌评论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李元洛《一日一诗》:此诗前两句虽然扣题,但尚属平平之笔,出彩的是后两句尤其是结句:人间尚有许多不平与险恶,有赖雪来填补和遮盖。全诗如此收束,出人意表而又言约意丰。

【高骈《对雪》诗赏析】相关文章:

高骈对雪古诗带拼音版06-29

高骈山亭夏日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12-12

《日高》李商隐全诗赏析12-01

雪诗的原文赏析及翻译11-29

雪诗原文赏析及翻译11-28

柳宗元诗的江雪赏析09-23

柳宗元诗《江雪》赏析07-02

高骈山亭夏日古诗09-10

高骈《山亭夏日》李商隐《日射》的对比阅读题附赏析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