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扇形统计图》听课反思
在现实社会中,我们要在教学中快速成长,反思自己,必须要让自己抽身出来看事件或者场景,看一段历程当中的自己。反思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扇形统计图》听课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扇形统计图》听课反思1
今天听了韩庆龙老师的《扇形统计图》在统计教学中,学生已经学过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对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征和表现形式有一些基本认识。所以课一开始,老师能够创造性的利用教材,提供了“体艺2+2”六年级学生进行体育项目的条形统计图。带领学生复习已学的条形统计图的知识,让他们回忆统计图的作用和优点。然后让学生根据所了解到的信息进行计算出每一项目所占全班人数的百分率。然后提出想要在统计图中更清楚地了解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还能从条形统计图中了解吗?学生顿时产生需求,巧妙地引出扇形统计图。这里采用直授法让学生观察扇形统计图的形状和了解它各部分的组成。紧接着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扇形统计图中各部分与整个圆是什么关系?整个圆形所代表的含义,并在对比中发现扇形统计图的特点。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体现其主体地位,教师是通过参与学生活动中以启发、调整、激励体现主导地位。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当浓厚,积极性很高,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课堂氛围和谐、活泼、宽松。此外韩老师在课上能够抓住学生已有的经验基础进行教学的,在掌握了条形与折线统计图的'优点之上进行新课的教学,也给学生提供了交流的平台。这样的交流方式,能够让学生相互补充,产生各种灵感和火花。学生在讨论中不断完整自己的知识。
整节课,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非常突出。教学目标明确,学生学得扎实,学得开心。
《扇形统计图》听课反思2
今天听了王老师的《扇形统计图练习课》,我的体会有以下几点:
1、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由“要我学”转向“我要学”如每道题的条件和问题的阅读,应放手给学生去自主发现;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领导者。
2、在学生的每次发言中老师要耐心的倾听学生的表述,从中发现学生在课堂中的生成,老师就可以立刻帮学生解决问题,因为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
3、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在练习中要联系生活实际,既提高了学习兴趣,也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使学生不仅在学数学,也在用数学。这样会提升同学们的应用能力。如:书本108页习题1、2.使学生会利用扇形统计图处理解决问题,以同桌互问互答得方式提高了学习效率。作业布置让学生收集自己家中的收支情况,力争使学生不仅在学数学,也在用数学。体会数学带给我们的人文性。
4、老师要适当的控制学生回答问题时的度。如:练习题第2题的最后一个问:你还能提出并解决哪些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觉得没必要让学生提哪些太难或太复杂的一些问,因为学生只是刚学了百分数的一些应用而已。
【《扇形统计图》听课反思】相关文章:
我的听课反思03-14
教研听课反思08-14
听课反思及收获04-29
听课后的反思04-15
听课后反思03-13
数学听课反思03-17
语文听课反思03-09
认识厘米听课反思03-10
关于语文听课反思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