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夺之魄的故事

时间:2025-07-23 10:27:49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天夺之魄的故事

天夺之魄的故事1

  【注音】tiān duó zhī pò

天夺之魄的故事

  【典故】原叔必有大咎,天夺之魄矣。 《左传·宣公十五年》天夺其魄,死期将至。 《晋书·温峤传》

  【释义】魄:魂魄。天夺去了他的魂魄。比喻人离死不远。

  【用法】作宾语;指临死

  【相近词】天夺其魄

  【同韵词】肃然危坐、扶善遏过、心如刀锉、大肆挥霍、顺风使舵、张皇失措、挢揉造作、魂惊魄落、不甘寂寞、言有召祸、......

  【成语故事】公元594年,赤狄酆舒执政,杀了国君潞子的夫人(晋景公的姐姐),晋国出兵灭了赤狄,杀了酆舒。晋国派赵同向周天子进献狄国的俘虏,赵同的态度很傲慢,刘康公看后很不高兴,骂道:不及十年,原叔必有大咎,天夺之魄矣。

  【成语举例】天夺之魄,自干诛夷。 宋·秦观《进策·边防上》

  天夺之魄成语故事2

  【成语】: 天夺之魄

  【拼音】: tiān duó zhī pò

  【解释】: 魄:魂魄。天夺去了他的魂魄。比喻人离死不远。

  【成语故事】:

  公元前594年,狄人(赤狄)丞相丰舒执政后杀了他的国君潞子婴儿的夫人,又伤了潞子的眼睛。潞子的夫人是晋景公的姐姐。因此,晋国在同年夏季出兵攻打赤狄,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即灭了赤狄。

  丰舒逃亡卫国,卫国人怕殃及自己,把他缚送晋国,晋景公下令把他杀死。晋国派大夫赵同(赵国国君的先人)去向周朝的天子进献俘虏的狄人。赵同依仗晋国强大,对周天子表现得很不恭敬,很傲慢。周天子的儿子刘康公看了很不高兴,骂道:“不及10年,原叔(即赵同)必有大咎,天夺之魄矣!”意思是说,要不了10年,赵同必定遭到大祸,老天爷已将他的魂魄夺走了。“天夺之魄”这个成语用来比喻人已离死期不远了。

天夺之魄的故事2

  【成语故事】公元594年,赤狄酆舒执政,杀了国君潞子的夫人(晋景公的姐姐),晋国出兵灭了赤狄,杀了酆舒。晋国派赵同向周天子进献狄国的俘虏,赵同的态度很傲慢,刘康公看后很不高兴,骂道:“不及十年,原叔必有大咎,天夺之魄矣。”

  【典故】原叔必有大咎,天夺之魄矣。《左传·宣公十五年》天夺其魄,死期将至。《晋书·温峤传》

  【释义】魄:魂魄。天夺去了他的魂魄。比喻人离死不远。

  【用法】作宾语;指临死

  【相近词】天夺其魄

  成语故事感戴二天

  苏章是东汉时扶风人。他当冀州刺史时,与属下清河郡太守是同窗好友。有一次,苏章巡察到了清河郡,查知郡守贪赃枉法,而且证据确凿。晚上苏章请清河郡守来吃晚饭。席间,郡守见苏章和他叙述往日的情谊,渐渐地将紧张的心情放下了,说:“人人头上都只有一个青天,而我却有两个。”苏章说:“今天喝酒,全是私交;明天办案,却是公事,这是不能混为一谈的`。”第二天在公堂上,苏章在历数了清河郡守的罪行后,依法将他免职了。

  “感戴二天”比喻对他人的帮助感激不尽。

  (出自《后汉书 苏章传》)

【天夺之魄的故事】相关文章:

育儿故事胎教故事06-02

德育故事:我的德育故事02-08

《故事里的人生》故事03-10

懒蜜蜂肥肥的故事少儿故事08-25

龙舟的故事03-09

熟能生巧的故事03-09

母亲的故事03-09

象棋的故事03-09

读书的故事03-10

母爱的故事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