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初中语文第五册基础知识:文言文中的成语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令自己印象深刻的成语吧,成语在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并且每个成语都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还记得都学过哪些成语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中语文第五册基础知识:文言文中的成语,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中语文第五册基础知识:文言文中的成语 1
·醉翁之意不在酒: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另有所图。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
·水落石出——《醉翁亭记》)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指站在正义方面就能得到多方面的支持和帮助,违背正义则必然陷于孤立。(《孟子二章》)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愁患害能使人奋斗而获得生存,安逸快乐使人沉迷于享乐,反而容易导致死亡。(《孟子二章》)
·百废俱兴:指任事振作有为,凡有荒废者,皆整理兴举起来。(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气象万千:谓景象宏伟绚丽,非常壮观。(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心旷神怡:心胸旷达,精神愉快。(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初中语文第五册基础知识:文言文中的成语 2
温故知新
解释:形容经常复习就会懂得旧的的东西,更好的掌握旧的东西。
出处:(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十则》)
不耻下问
解释: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出处:(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十则》)
柳暗花明
解释:指环境或境界的骤然转变。多指由逆境转为充满希望的顺境。
出处:(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扑朔迷离
解释:模糊不清,很难辨别是雄是雌。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易看清底细。
出处:(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木兰诗》)
熟能生巧
解释: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
出处:(无他,但手熟尔。--《卖油翁》)
豁然开朗
解释:一下子现出开阔明朗的境界。
出处:(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桃花源记》)
无人问津
解释:有人来问渡口了,比喻没有人再来尝试或过问。
出处:(后遂无问津者。--《桃花源记》)
吴下阿蒙
解释:比喻缺少学识,才干的人。
出处:(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孙权劝学》)
刮目相待
解释: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出处:(士别当日,即更刮目相待,--《孙权劝学》)
庞然大物
解释:形容体积大而笨重的东西。现在多用来形容外强中干的事物。
出处:(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黔之驴》)
老骥伏枥
解释:老了的好马,伏在马房中却还想去跑千里的远路。比喻人虽然老了,但仍有雄心壮志。
出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龟虽寿》)
源头活水
解释:比喻生活气息浓厚,也指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出处:(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
明察秋毫
解释:能清楚地看到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比喻目光敏锐,连极小的.事物都看得清楚。出处:(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闲情记趣》)
张袂成阴
解释:张开衣服袖子就能遮住阳光,形容人多。
出处:(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晏子故事两篇》)
不求甚解
解释:原指读书时不求深入,只求了解一个大概。现在多指学习不认真,不求深入理解,或了解情况不深入。
出处:(好读书,不求甚解。--《五柳先生传》)
犬牙交错
解释:形容交界线很曲折,就像狗的牙齿那样参差不齐。
出处:(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小石潭记》)
鸿鹄之志
解释:比喻远大的志向。
出处:(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披[被]坚执锐
解释:身披坚硬的护甲,手上拿着锐利的兵器。比喻投身战斗。
出处:(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陈涉世家》)
【初中语文第五册基础知识:文言文中的成语】相关文章:
文言文中的成语135个07-15
初中语文文言文中问句固定表述11-22
以文言文中的意思08-05
伐在文言文中的意思10-07
庶在文言文中的意思10-02
既在文言文中的意思06-15
逆在文言文中的意思06-06
卒在文言文中的意思09-23
察在文言文中的意思08-06
抑在文言文中的意思08-14